《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及其应用场景》课程提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 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证券博士后 平安证券投行事业部执行总经理 陆满平 教授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2023年9月8日,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二、新质生产力三个因素 (一)技术革命性突破; (二)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 (三)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三、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特征 (一)高科技; (二)高效能; (三)高质量。 四、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容 (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二)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 (三)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 (四)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五、新质生产力两个“摆脱” (一)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二)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 六、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七、新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实现跃升 八、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措施 (一)围绕战略任务科学布局; (二)及时应用和转化高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四)积极培养八大新兴产业发展; (五)前瞻布局九大未来产业发展; (六)深入推进数字积极创新发展; (七)进行高质量、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八)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十、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 (一)新质生产力的潜力指标构成; (二)新质生产力的供给指标构成; (三)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指标构成。 十一、新质生产力八大应用场景 十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案例分析与借鉴
|